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红河街道
  3. 推荐头条
  4. 正文

红河街道:鲜切花开出“花样”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04-08 11:18:13

初春时节,在红河街道辖区的鲜花种植基地里,洋桔梗、多头菊、剑兰、黄莺花等竞相开放,绘就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田园画卷。

鲜花盛开 (1)

鲜花盛开 (2)

鲜花盛开 (3)

鲜花盛开 (4)

鲜花盛开 (5)

走进红河街道桥头社区曼章那小组的鲜花种植基地,姹紫嫣红的鲜花在阳光照耀下娇艳欲滴。工人们有的在花田里忙碌,手持剪刀,熟练采收饱满艳丽的鲜花;有的则有条不紊分拣、捆扎、打包品质上乘的花束,准备装车发货,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搬运鲜花 (1)

搬运鲜花 (3)

搬运鲜花 (4)

采摘鲜花 (2)

采摘鲜花 (3)

采摘鲜花 (4)

采摘鲜花

分拣打包鲜花 (1)

分拣打包鲜花 (2)

分拣打包鲜花

曼章那小组党支部书记刀永仙是第一批把闲置土地租给鲜花种植基地的村民之一,据她介绍,在社区党总支的引领下,村民把自家闲余田地租出去,在自家农闲时段又去花卉基地务工,实现“一地双收”。“鲜花的栽种到采摘,历时从9月到来年3月共计7个月左右,这期间鲜花基地都需要招工,并且这些活计都不重,村民们都愿意来,根据不同分工一天平均能挣100 - 120块钱,在家门口就可以又领工资、又收地租,还可以照顾到家庭,日子越过越好,心里很踏实!”刀永仙一边捆扎花束一边说。

曼章那小组支部书记刀永仙

据了解,近年来红河街道充分发挥独特热坝区气候和交通区位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盘活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方式,引入花卉种植大户,大力发展鲜切花种植业,采取“党组织+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将分散的闲置土地和闲散劳动力整合起来,实现党建引领党员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产业发展新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待打包的鲜花 (1)

待打包的鲜花 (2)

待打包的鲜花 (3)

“我从2012年就来到这里种植花卉了,到现在已经13个年头,今年种了70余亩,主要品种有洋桔梗、多头菊、剑兰等。元江冬季温暖的气候是我选择在这里种植反季鲜切花的主要原因,每年产出的鲜花品质好、产量高,并且这里交通很便利,我们这段时间每天都能运出3000把不同品种的鲜花到昆明斗南花卉市场,销量还是有保障的。”曼章那花卉基地负责人杨二平说道。

曼章那花卉基地负责人杨二平

与曼章那小组一样绽放着“花样经济”的还有大水平社区。在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领下,村民有的把闲余土地租给花卉种植大户,有的用自家土地轮种黄莺花和水稻,有效发挥土地利用率,多形式实现“一地多收”。

大水平社区黄莺花 (1)

大水平社区黄莺花 (2)

“我们社区种植的鲜切花有黄莺花、凤尾花、向日葵等,黄莺花种植较多,采收期从11月底可持续到来年3、4月份,采收结束后又可以轮种水稻,两不耽搁,村民可以得两份收成。”大水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刀鸿介绍道,“有的村民直接把闲余土地租给花卉种植大户,然后又去基地务工,赚两份钱,附近的农闲村民也会到基地务工,一天也有100—200元收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就业,有效提高群众收入。”

大水平社区黄莺花 (3)

截至目前,红河街道共种植鲜切花335亩,预计2025年经济总产值可达300万元左右。下一步,红河街道将持续按照“优引进 强服务”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大力度培育特色产业,完善产业链条,蹚出更多“花样”致富路,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红河街道